联系电话: 13658747333

www.yntwp88.com   |   云南调味品.cn/.com

打造中药材生态品牌 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新闻中心| 2020-04-16
分享到:

近年来,灵石县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扩规模、提质量、促增收为目标,集中发展了一批特色农业。其中,夏门镇依托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流转土地,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仅使农民实现就近务工,还让耕地告别了“靠天收”,成为了旱涝保收田。

任俊贤向药材收购商介绍合作社培育的丹

农时不等人,此时正是丹参、柴胡等中药材收获的季节,4月6日,在灵石县夏门镇鑫德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的丹参种植基地,采收机具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农户紧随其后,分捡机具挖出的丹参,还有部分农户在给待种的土地施肥,田间地头一派喜获丰收的忙碌景象。

夏门镇鑫德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俊贤介绍:“今年的丹参亩产收成较好,亩产湿货能达到1000公斤,干货有250公斤。今年开春以后,我们农林牧专业合作社便开始组织当地贫困户及农户利用机具进行采收,现在所种植的40亩丹参已经基本采收完毕,我们已经和厂家签订了合同,过几天药材商就会上门收购。”

管护幼苗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夏门镇围绕“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思路,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由政府搭建平台,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在文殊原村以鑫德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将流转的467公顷核桃林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采摘销售。土地流转后的农民按季节到合作社务工,实现角色转换、就近就地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夏门镇文殊原村村民杨成兰说:“自己家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以前主要种玉米,收成好时每亩地也就收入个七八百元,现在种中药材,每亩地的收入是以前的七八倍,平时在合作社干活,日工资将近100元,一年下来收入也不错,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农户在给待种土地施肥

近年来,灵石县按照科学规划、集中发展、高效利用、产业集聚、农民自愿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并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种植户给予政策性补贴,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据灵石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站站长王金娥介绍,灵石县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合作社拉动、典型能人带动,多措并举引导农业转型,不断激发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迎来了一波中药材种植高潮。目前,灵石县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的农户达到200余户,从业人员达400人以上。2019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13公顷,产值940万元。下一步,灵石县将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通过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优化品种结构,创办中药材加工车间,深挖中药材产品附加值,促进中药材的良性稳步发展,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打造中药材生态品牌,助力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