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13658747333

www.yntwp88.com   |   云南调味品.cn/.com

三种极致调味品造就陇原“舌尖诱惑”

新闻中心| 2020-12-18
分享到:

武都花椒。

花椒、辣椒、孜然,人称陇原“调味三宝”。

武都区地处甘肃南部,与陕、川交接,属亚热带过渡性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特点,为武都花椒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已成书近1600年的《齐民要术》这样记载:“蜀椒出武都(今陇南)”,可见武都很早就已经是著名的花椒产区了。

甘谷的辣椒形状有点像牛角,肉厚油多,色泽明亮、角细而长,皱纹均匀、味道浓郁、辣里透香、香中带辣、美味可口、韵味悠长。甘谷辣椒富含人体所必需的20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据说维生素C高出其它辣椒20%以上。

孜然的学名为枯茗,也叫安息茴香、野茴香,为伞形花科。目前世界范围内种植孜然的主要是印度、伊朗、土耳其、埃及、中国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基本上分布在从北非到中西亚的干旱少雨地区。在国内,除新疆之外,甘肃的河西走廊是孜然的重要产地,孜然在烧烤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调料。

武都花椒 有一个时节叫做摘椒时节


摘椒季节。


红彤彤的岁月。

在兰州提起花椒,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街小巷四川重庆风味的火锅,麻辣鲜香,吃起来真的太过瘾了,其中的灵魂调味品,就是花椒。

吃上一顿正宗热辣的川味火锅,应该去探求这份川味的精髓来自哪里。

一个冷知识,我们熟悉的川味火锅,均大量使用来自武都的花椒,因为它的口味神似四川汉源的花椒。

你能想到吗?全国四分之一的花椒均来自陇南武都区,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百万亩左右。

这里的花椒园种植的品种是大红袍,果皮丹红、粒大饱满、芳香浓郁、麻味醇厚,是花椒中最受大众追捧的王者品种。

有人说,“大”意味着花椒颗粒大,“红”表明武都花椒颜色为鲜红色,“袍”即表述了它的外形酷似衣袍;也有人竟将描述人“皮厚、心黑、叶子麻”转用在武都花椒上,也非常有趣而且形象。

曾有幸赴会武都花椒节。在整个展销会上,武都花椒一粒粒饱胀的红珠芳香馥郁,撩动着人们的味蕾……

在白龙江支流三河镇福津河沿岸,山坡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深绿色的花椒树丛,一簇簇鲜红的果实,如玛瑙般喜人,空气中椒香绵长,经久不散。

在花椒园,到处都是采摘的人们,他们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摘花椒不能慢条斯理地摘。

收割麦子叫做抢收,摘花椒也叫抢摘。花椒成熟了如果不采摘,就会在枝头上绽裂,先是露出黑籽,接着就会从树上脱落——椒农辛辛苦苦种的花椒,自己没有收成,却是让天收了。所以,在武都就有了一个必须争分夺秒的时节,叫做摘椒时节。

河西孜然 烧烤界的“灵魂工程师”


孜然颗粒。


美味烤羊肉。

漫步兰州的正宁路和南关夜市,空气中不时飘来孜然味道。一个烤肉炉,一点细盐、孜然、辣椒面,就能烤出美味可口的羊肉。滋滋冒油的肉串,孜然的香味,还有烤肉师傅的吆喝声,成为一幕幕生动的兰州街景。

一个人在兰州沉浸足够长的时间,他的身上、心灵乃至气质,就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孜然,对于兰州人而言是熟悉的,然而又是陌生的。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孜然这种波斯香料是什么时候传入西域的;托克逊县的孜然是生长在零海拔之下的;甘肃河西走廊是新疆之外孜然的主要产地。

5月上旬,在河西走廊高台的大片孜然地里,细小的紫色花朵缀满枝头,随风摇曳,闪现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孜然,总是一边开花,一边结果,成熟时,田野上飘着奇香。

没有一个兰州人的生活可以和孜然毫无关系,孜然的气味先是抓住你的嗅觉,继而征服你的胃。它的异香渗入到金城饮食的方方面面,烤肉就不用说了,没有孜然就没有烤肉。另外孜然炒肉、东乡土豆片等一些美食也都普遍使用孜然。

孜然几乎能把所有的肉类变成烤羊肉的味道,像牛肉、鸡肉、猪肉、鱼肉等,这正是孜然的神奇、孜然的魔法。

甘谷辣椒 一串串辣椒,一条条欲飞的火龙

在《味道·我的家乡菜——兰州篇》中,央视纪录片频道味道调查员小杜在金大妈家,品尝了地道的兰州臊子面。

味道调查员的这份职业?这简直太有吸引力了!节目中,小杜介绍了地道的兰州臊子面的做法。

首先展示的是臊子汤制作环节。土豆、绿萝卜、胡萝卜、卤水豆腐切成同等大小的丁,加事先炒熟的肉丁下锅后,以黑木耳、黄花菜、菠菜做装饰,勾薄芡慢火熬制10分钟,臊子汤就做好了。

小杜品尝了一口五彩纷呈、食材丰富的臊子汤,表情微感平淡,我都替他着急,但金大妈笑了,她的杀手锏还没有亮出来。原来这臊子汤只是配角,真正让这碗面有灵魂的,还欠一味重要的调料,那就是现炸的甘谷辣椒。

金大妈把甘谷辣椒剪碎,入锅煸香,不加一滴油,辣椒表层却泛起了油光,飘出辛辣中带着香甜的味道。

泼辣椒时,香与辣在碗中激烈碰撞,每浇一次热油,搅拌一下,直到油和辣椒粉充分接触,那香味,似乎要透过手机屏幕散发出来……

甘谷的朋友曾经送我一个辣椒礼盒,里面装有辣椒丝、粗细辣椒面,还有辣椒油、油泼辣子、辣子牛肉酱,这对于嗜辣人群,无疑是最珍贵的礼物。

让我们的视线离开兰州,去甘谷,掠过渭河两岸。

每年从盛夏到秋天,是甘谷辣椒渐次成熟的季节,每当此时,在渭河谷底和南北两山,一片又一片的辣椒,红得铺天盖地,红得如火如荼。在耕读传家的甘谷农家中,屋檐下、树杈上,一串串悬挂的辣椒,像一条条欲飞的火龙,铺陈着农家简单而平实的美好生活。

400年前的明朝天启年间,当这株只当做观赏的花卉植物,沿着丝绸之路匆匆抵达甘谷的驿站时,便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辣椒生长的天赐沃土,四季分明的气候,滚滚东流的渭河,深情厚重的土壤,还有民风淳朴的农民,以及农民对每一种作物都精耕细作的传统,都让辣椒所蕴含的热情全部释放,所拥有的美和价值充分展示。

此后,甘谷人对辣椒情有独钟、热情不减。种辣椒,赏辣椒,食辣椒,赞美辣椒,歌咏辣椒,还按照辣椒的形色做成香包、制成年画,当做吉祥物佩带、悬挂,渲染热闹喜庆的气氛,就连春节期间的高抬队伍中也少不了红红火火的辣椒元素。

甘谷辣椒早在2012年就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现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辣椒文化,已经成为甘谷文旅最经典的名片和符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