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种小豆子做出来的东西,却成了众多美食的调味品!
下了一场雨,空气湿漉而清新,一个人在热闹的农贸市场逛着,一个面容温和的老人面前,堆着鲜嫩翠绿的蚕豆,目光停留时,时间之轮,划过我的身体,划进了童年的时光,回到妈妈的厨房,一股酱香在鼻翼间不远不近的飘荡着...
我想起了妈妈做的豆瓣酱,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我的家乡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小山,那里是蚕豆的盛产地。
记忆中,每到四五月份,远远就能看到山腰大簇大簇的白点与绿油油的山林相间,这是蚕豆花开放的时节。
再过两月我们几个小伙伴总会相约,背起背篓有说有笑上山采摘。下山时背篓,兜里的,都是满满的嫩蚕豆。
微风浮来童年那片清香四溢山林里的沉醉,那置身山林采撷的乐趣,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切感受。不过最是难忘的还是小时候陪在妈妈身边,和她一起做豆瓣酱的情景。
在洒落的阳光中,抄起晒干的辣椒、花椒,我的鼻腔也伴上了椒麻,还没开始拌豆,就悄悄咽了一撮口水。
把炒好的花生去皮和炒好的芝麻舂碎,放入用酒捂好的豆瓣中,再加入姜丝,蒜泥,辣椒,花椒,白糖也一起放上,然后用菜籽油淹过豆瓣,将坛子口用双层纱布蒙上,放到外面,每天清晨翻一次,持续晒上一个月。
经过发酵后的豆瓣酱,香味随空气款款而起,待炒菜上桌后,我总是眼疾手快夹住菜就往自己碗里放,像是在万人之中抢沙滩上散落的贝壳珍珠。
拿到碗中,轻轻放进嘴里,满口生香,一瞬间味蕾如蝴蝶翩飞,轻轻将我托起,放入云端。
豆瓣,味道,家乡,人群和记忆,它们交织着,把我在城市的黄昏点燃,窥见了我记忆遥远的向往。
长大后吃过很多饕鬄美食、山珍佳宴,却始终难以忘怀家乡的豆瓣。
究竟难以忘怀的,寻找的到底是一道菜还是一种安慰,我也乐得无从所知。
食物、情感、自然,都是不可分离的,这烙在味蕾上的食物带来的滋味无穷,总会让人回想起亲人朋友曾给过的安慰,而这些稀稀疏疏的情感又连接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庆幸我心中仍存有这些美好事物,希望我们都永远能有能力感知故乡之美。
楚雄州云泉豆瓣因其质优味美屡获国家殊荣,自1995年出口日本、香港国际市场以来,享有很高的品质信誉,产品销量不断增长。
小西山脚下的优质蚕豆,辅以漂泉之水,采用精心酿造的曲料,加配多种香料,运用低温发酵工艺酿制,历经一年乃成的“云泉油豆瓣酱”,酱色油亮,香气浓郁,鲜辣爽口,风味独特,佐餐令人食欲大增,调味则使所烹菜肴色味倍增,深受国内消费者称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上一篇:大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调味品
- 下一篇:酸菜鱼好做吗?酸菜鱼最难的就是调料!